过年,妈妈会做什么吃呢? | 三明治
我的老家,是一座小城,自称皖西北的一颗明珠。离家多年,每日靠外卖与食堂填饱五脏庙,偶尔去菜场,也无法分辨当季食物,想起那些美食大家们推崇的“不时不食”,而我甚至已经不知道“时食”为何了。
我想念小时候我家院子后门出去那一条小小的街,也许叫巷子更为合适,这条街叫“菜市街”。每天早上,小城的人们都趁早去买菜,菜市一般在上午十点左右就没什么人了,大家都赶早。那时候基本上都是附近的人家自己家里种的当季蔬菜,吃不完就顺便摆个摊,都是临时摊位。那时候买到什么菜,全看今天卖菜人家里收获了什么。
高考之后,家乡渐渐远去,世界以另外一种方式在我眼前打开,似乎家乡的一切都很老土,不值得念想。年过不惑,我长大的街区,五年前已经拆迁重建,如今又变成一片绿地。我曾经生活的痕迹就这样消失在时间里了。
我现在经常会努力的想象,这个季节,我的妈妈会做什么吃呢?在家乡的时间里,是什么植物正当时呢?乡味已经消失在我的食谱中,做饭并不是我的长项,但是现在我却常常怀念那些味道。趁现在赶紧记录一下吧,如果我还能记得。
馓子是家乡过年一定要准备的食物之一。
记得小时候家家户户在快过年时,都会支起油锅炸馓子。那时候,十里八乡做撒子技术最好的人是我的姑父,所以临近过年是姑父最忙碌的时候,会有很多人家请姑父上门帮忙炸馓子。炸馓子最好是用带风箱的烧柴火的地锅。当时爸妈单位大院里只有一口这种大锅,就支在我家对面楼下的走廊里。姑父会专门抽一天踩上一个小时的自行车来我家莅临指导。
前一天,先和面,待面发好,准备一口大大的红陶盆,里面倒上三分之一的麻油,再把发好的面团搓成手指粗细的条状,一圈圈的盘在红陶盆里的麻油里,就这样醒上一夜。第二天起一口油锅,大火烧开,就可以准备炸馓子了。
先把红陶盆里浸好了麻油的面条一圈圈的按顺序绕在双手上,再转移到长筷子上,轻轻拉长拉细,就像粗一点的兰州拉面,然后就可以下到油锅里了。先定型,轻轻扭转,斜着对折成扇形的样子,抽出筷子,用筷子轻轻翻动,直至金黄,就可以出锅了。刚炸好的撒子又香又脆。妈妈会把馓子放在纸箱里,透气又收潮气,可以香脆的吃完整个年节。
馓子,图源网络
每逢炸馓子的时候,我和姐姐一边在楼上写着寒假作业,一边从窗户里探头去看,看到热腾腾的冒着香气的馓子出锅了,就再也坐不住了,溜下去,大人们就会掰几根给我们解馋。后来,街头巷尾开始有人家卖馓子了,一年四季都有,很多人家就图省事,随便买两把。渐渐的,也少有人家自己准备了,实在也是耗时又耗力,反正一年四季都有,随吃随买。后来,那口大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不见了。
姐姐家的小朋友小时候很喜欢吃馓子,我妈妈还专门给她买了一个小篮子,里面铺上吸油纸,每次放上几根,她就挎着小篮子,喜滋滋的满大院子里的溜达,邻居们看到都会说,现在好吃的东西多了,小孩儿们都不大喜欢吃老一辈的吃食了,这小姑娘还挺喜欢吃馓子呢。
因为起油锅和备料都太繁琐了,跟炸馓子同时进行的还有炸绿豆丸子。首先要先把绿豆洗净,再放到清水里浸泡半天,不能泡到破皮。这个就需要经验来判断了,一般是用手捏一下,能扭成两半就差不多了。沥干水分,用刀面压成绿豆碎,呈颗粒状而不是粉状。我喜欢颗粒状的口感,有些人家是直接用绿豆面代替。还有一碗虾皮。有人家会用新鲜的大虾,但我更喜欢虾皮吃在嘴里脆脆咸鲜的口感,与绿豆碎是绝配。再备与绿豆等量的面粉,加水加自己喜欢的调味料一起拌匀,大约到用筷子挑起不轻易掉落为准。
起油锅,待油烧热,把调好的绿豆碎放到手里,大拇指和食指用力从虎口处挤成一个个圆圆的小剂子,下到热油锅中,一边下一边用筷子或勺子把它们推散开来,以免黏到一起。待到炸至金黄,就可以起锅了。刚出锅的最好吃。我喜欢炸的老一点的,更香也更脆,但是如果掌握不好火候炸过头了,就会发苦。备料的时候还可以加一点萝卜丝,口感更软;或是粉丝。我最喜欢加粉丝的。粉丝受热后会膨胀成虾片一样的口感,更脆,唯一的缺点是凉掉后受潮了就会发软而影响口感。
家乡的炸绿豆丸子
这个火候与备料在我家一般是由姑父掌握的。姑父还会做一种白丸子,据说是用瘦肉反复捶打做出的,不用油炸,极其繁琐,但是味道极好,又鲜又弹。几颗丸子放入水中烧开,再放几根菠菜,白色的丸子绿色的菜叶粉色的菜根飘在白瓷碗里,冬天里来上一碗,真是神仙般的享受。可惜,我从来没有见他操作过,每次都是他做好给我家送来一大袋,放在冰箱里能吃很久。市场上也有卖这种丸子的,但都是偷工减料,吃到嘴里水叽叽的。
有些味道是独属于某个人的,换个人操作,同样的食材同样的操作规程,却也很难复刻,就像姑父的好手艺。姑父自己一人包揽家中美食,直至今日。他说,人各有喜欢做的事,我就是喜欢待在厨房里,看你们吃的开心,我就最开心。
关于家乡过年的面食必备的油炸三件套,馓子丸子之外,麻叶子是我的最爱。其实,小时候的我对馓子丸子这些东西都没有持续的爱,只是在刚出锅的时候,还带着热乎乎的气息时,最能吸引我,待到放凉,我就不怎么愿意吃了。麻叶子不像馓子那样一大把连在一起,牵一发而动全身,还附带满手的碎渣渣,也不像绿豆丸子那样虽然拿取方便,但里面杂有我年少时不爱的绿豆。
麻叶子不管是颜值还是内在,每一样都正中我的心巴。一个接一个,根本停不下来。
之所以叫麻叶子,我猜应该是外形就像是一个个树叶子,加上叶子上布满了芝麻。油炸加碳水,又香又胖人。
麻叶子的制作相对馓子和丸子要稍微简单一点。和面,就像做面条的面一样就行。和面也是个技术活儿,讲究“手光,面光,盆光”,我至今也没有学会。和面的时候就可以先加入芝麻,再放一点盐,如果喜欢口味更丰富一些可以根据喜好,放一点自己喜欢的调味料,或者放一个鸡蛋,我家一般是只放盐。面醒上一两个小时后,就像擀面条一样擀成一个大圆片,如果和面时就加入芝麻,在这一步擀面片时容易破,所以我家一般都是在面片擀好后撒一层芝麻,再用擀面杖轻轻地擀一遍。然后就切成宽条状,再斜切成菱形块。
起油锅,大火烧开,把菱形面片放进锅里,原本规整的菱形面片在热气腾腾的油锅里翻转,幻化出各种造型,像是秋天的树叶落进了油锅里,待炸至金黄,捞出,沥油,就是香脆可口的麻叶子了。
这是咸口的麻叶子,还有甜口的麻叶子。 甜口的麻叶子,是要多加一道工序的:红薯去皮,切成薄片,上锅蒸熟至软,待稍凉,可以压成泥再和进面里,然后醒发,擀成薄皮,切的时候一般是切成长方形,再在长边中央划上一刀,捏住短边从这个缝隙中穿过去扭转一下,做个造型,更有立体感。
甜咸两种口味都很好吃。可妈妈总是忙碌的,爸爸对仪式感一点也不敏感,如果妈妈不准备,他也乐得不用打下手。所以过年时候的麻叶子多是靠家里亲戚的接济。也许,我喜欢吃是因为物以稀为贵,是因为不常做才格外喜欢?总之,我的拜年之路,就是心心念念谁家的麻叶子更好吃。
老家的小年不是廿三而是廿四。我们叫“祭灶”,还有一段不太雅致的俗语:“官祭三,民祭四,王八祭五,贼祭六”。据说这一天,辛苦了一年的灶王爷要上天庭去汇报一年的工作,为了让他说点好听的,就要给他点甜头。还有种说法是要把他的嘴巴粘住,让他少说话。所以,这一天我们是要吃祭灶糖的。
祭灶糖,图源网络
传统的祭灶糖,如今已经很少见了。麦芽糖黄灿灿的,像是成熟的小麦籽粒的颜色。因为太黏了,外面用一层牛皮纸粘住,又硬又脆。小时候会买上一大块,回家拿刀砍成小碎块。一次吃不完,就要把剩下的放进面粉里保存,以防融化或黏在什么东西上拿不下来,甚至能一直吃到夏天。祭灶糖那个黏是真的黏,真是要让人嘴巴张不开,有着要把人牙齿都粘下来的劲头。但是好吃也是真的好吃,是一种香香的甜。
可惜现在这种糖越来越少,逐渐被没那么粘牙、外层还粘着一层芝麻的“麻糖”取代了。麻糖类似拔丝的祭灶糖,像一小束一小束的空心拉面,只是它是甜的,酥酥脆脆还带着芝麻的香。我爱吃麻糖,但我更爱吃祭灶糖啊。现在偶尔遇见卖的,也是白色的、除了甜啥味道都没有的祭灶糖了。
真希望走在家乡的街头,转身看见一个人挑着担子,担子的两头是香甜的小麦黄的祭灶糖。
“粉鸡”是家乡话的叫法。“粉”倒是粉,就是红薯粉。“鸡”却不是鸡,就像“鱼香肉丝”没有鱼。不知道是不是从前艰苦日子里,人们苦中作乐的一种叫法。
家乡盛产红薯,而且根据土质不同出产的红薯质量不一。家乡有一条叫“沙河”的河,沙河南北土质不一,北岸土质较松散,偏黄沙的颜色与质感,家乡人称之为“沙地”;南岸土质较致密,偏黑色,家乡人称之为“糊地”。“糊”字其实我不知道是不是这样写的,我猜想是因为沙河南岸的土质致密,一到下雨天,土质致密就会黏答答的粘在脚上,因而得名“糊地”的吧。土质松软的沙地种出的红薯估计因为生长不费力气,所以粉质较少,不够甜,口感比较水。而“糊地”种出的红薯也许是因为要用尽力气在致密的泥土中奋力生长,所以粉质较多,更密实,也更甜,有点偏板栗的口感,做红薯粉出粉率更高。“粉鸡”的主要原料就是这种红薯粉。
先将红薯粉加水、少许盐,调成糊状,青萝卜切丝,猪肉切成肉丝(这是我家的配方,也可以按各人喜好放其他菜品),放入调好的糊糊中,拌匀。起锅,放一点油滑锅,放入葱姜爆香后拣出来。转小火,将红薯糊糊倒入锅中,不断翻炒,这一步一定要一直守在锅边不停地翻炒,以免粘锅。翻炒至七成熟,呈软乎乎的面团状。另起一口蒸锅,加热水,放上蒸屉,铺上蒸布,甩一点凉水将蒸布打湿,然后将炒好的软乎乎的热面团移到蒸屉上,用手掌将面团均匀的压平至两厘米左右的面饼。因为面团很烫,其间要不停用凉水湿手拍打,既可以给手掌降温,又防止面团黏在手上。大火蒸10分钟,关火继续焖10分钟左右,就可以出锅。待稍凉后切成方块状,就可以吃了。
刚出锅的粉鸡,热乎乎的,软糯可口。放凉了,质地稍硬,可以当小食随手捏一块就吃,也可以上锅蒸一下复软再吃,还能放几片青菜做汤,各有各的美味。
我的家乡在从前是一个很大的牲畜交易集散地,周围人简称为“牛行”。过去做卤牛肉,是要用井水的。小时候,我家大院里有一口大水井,大院里的人要喝水,都靠这口井。打水时,要找好角度,把麻绳和水桶扔下去,再左右摇晃把水晃到水桶里,拎上来,再倒到自家的水桶里。后来通了自来水,但是大家好像是都吃不惯自来水的味道,总觉得怪怪的,说一股消毒水的味道,说自来水煮粥不好喝,说自来水夏天热冬天冷……
每年过年前一个月,父亲会跟以前的老同事一起去村里买上50斤现杀的牛肉,各分一半,请人分割成一斤大小的方块。回家后,用一个大大的圆盆,10斤牛肉1斤盐加水浸泡。水要漫过牛肉,现在没有了井水,父亲多用纯净水。浸泡20天,每天上下翻动,以保证每一根纤维都能被照顾到。在这20天里,他每天都会坐在盆边,慢慢修剪牛肉上的白色筋膜,直至修剪干净。这是一个很耗精力的事情,那些筋膜不能一下子被消灭,常看常新,每天都有新发现,父亲也不急,就那么慢慢修剪着。
待到浸满20天,就可以下锅卤了。我家的卤肉配料,一如既往的精简。只加几片生姜、几颗八角,大火烧开,再用小火慢慢焖着。这样出锅的牛肉,味道不会被卤肉的大料侵占,呈淡淡的粉色,只是牛肉的原香。
过年亲戚朋友相互串门叙旧话家常,解腻的猪皮冻就是最好的下酒菜,也是大鱼大肉为主角的餐桌上的一道小清新。邻近过年的前几天,猪皮先解冻,化开后把正面的猪毛剔除干净,反过来用刀仔细的把猪皮上残留的肥肉刮干净。这一步通常要重复几遍,肥肉才能完全去除干净。如果偷懒了,不但猪皮冻不清爽了,做出来的冻也会浑浊不透明。处理好的猪皮下入开水锅里,加少许料酒,焯水至卷曲状,捞出过冷水,再刮一遍肥肉,切成一厘米宽的条状。
另起锅加水和猪皮,两者的比例约为水三猪皮一,再加入装有调料的纱布包,母亲一般只放两块姜片,几段大葱白。大火烧开,过程中不停地撇去表面的浮沫。转小火,捞出料包,慢慢熬煮,至水和皮的比例约为1:1时,汤汁呈粘稠状,用筷子挑起会有微微的拉丝。这时候,放入几片绿色的菠菜叶子,再拿一个生鸡蛋,在鸡蛋尖头那一端小心磕开一个约小手指尖那么大的小口子,把蛋液从这个小口子里慢慢甩到锅里,就可以关火了。倒入准备好的宽口的白瓷盆里,盆宽方便脱膜。这个盆要保持绝对干燥、干净且无油。母亲一般会先用酒精擦一遍,再用开水烫一遍,再在火上小心烤干。
凝固后的猪皮冻晶莹透亮,能看到里面一根根猪皮蜷曲着,绿色的菠菜点缀其中,间或有一个个音符一样的蛋白或是蛋黄。切开来,颜色清爽口感也清爽,再备一个醋碟,凉凉酸酸爽爽的就更好吃解腻了。过年时候的吃食,一次都吃不完,猪皮冻一定要放冰箱冷藏,不然就容易化成汤了。
小时候,妈妈有一句话叫“欠年”,也是音不太清楚对应的普通话应该是什么,意思是小孩子越到年跟前对食物越是挑剔,哪怕是平时爱吃的食物,到了年跟前可挑选的种类多了,反倒什么都不爱了。我好像就是这样,平时不挑食,到了过年时候反倒挑食的令人发指。小酥肉应该是最受我欢迎的年节食物了。
又过年了,爸妈又要开始准备炸小酥肉了吧,虽然很累,但是想想孩子们从四面八方回家了,每天都会有人来跟他们聊聊天,心里就乐开花了吧。炸小酥肉不是大工程,都是在自家厨房里进行的,不像是馓子丸子这些,小厨房是施展不开的。爸爸负责切肉,妈妈负责调味把握大方向,现在俩人身体不如从前了,菜市上也有提供切丝的服务,所以这第一步现在都由菜市负责。但是,妈妈一般不太满意菜市的服务,嫌人家切的太薄,或是有些地方没有完全切开有黏连的情况。
炸小酥肉,一般选取肥瘦相间,瘦肉率在80%~90%之间的猪肉,稍微带一点点肥肉,炸出来不至于太干。切成三四厘米长、一厘米宽的厚片,加红薯淀粉,按肉的数量适当磕入几个鸡蛋,这样炸出来外皮更黄亮酥脆。再加适量的盐,反复用手抓匀。这一步是关键,至少要抓半个小时,家乡话叫“上劲”“吃味”,上劲就是使淀粉糊有劲道,抓起来不会轻易掉落,吃味就是让味道均匀的渗进肉里。然后放置一段时间,再反复抓匀,这一过程视情况决定重复几次,我们家都是有妈妈来拍板什么时候算是合格了。
接下来起油锅,先大火烧至油冒小泡,手掌放在锅上方感受油温微烫就可以下锅了。下锅后转至中火或是小火。火过大容易外皮炸焦糊了,内里还没熟;火过小,成品会过于油腻,且油炸时间过长的小酥肉成品会太干柴,不太好吃。
当然,最好吃的时候是刚出锅的时候,外皮油香酥脆,内里汁水丰盈。一直以来,我对舶来的炸鸡之类的吃食都不太感冒,估计就是因为,每年的盼头是过年回家的小酥肉吧。
食物在我的心里,不单单只是食物,还跟感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。童年觉得炸小酥肉好香啊;长大觉得一股子油烟味,呛死了;现在又觉得即使有油烟也是很香的。同一种味道,童年闻到的,是自由的味道,长大了闻到的是劳动的味道,现在闻到的,是不舍与陪伴的味道。
*以上内容来自三明治每日书
在每日书,记录你的生活和情绪2月每日书开始报名!
家乡主题班数字游民主题班
常规班
共写班你pick哪个
点击小程序报名
2月每日书开设家乡主题班邀请大家一起用文字去打捞家乡的记忆,书写家乡的变迁。若这个春节踏上了回乡之路,家乡的新变化应该会让你有一些陌生感,触景生情,想必有许多思绪可以记录下来。
2月15号-2月28号,新一期短故事学院即将开始,我们希望用14天时间帮助你寻找并写出自己的故事,资深编辑将和你一对一交流沟通,挖掘被忽略的感受和故事,探寻背后的人文意义和公共价值。让你的个体经历与声音通过你自己的独特表达,被更多人听见和看见。